成语 |
解释 |
出处 |
dà yǔ zhì shuǐ大禹治水 |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
zhǔ xiǎo bēi dà褚小杯大 |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 《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
xiǎo cái dà yòng小才大用 | 才:人才;用:任用。以小才而任大事。指才能和担当的职务不相称。 | 唐·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诗:“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
dà bài kuī lún大败亏轮 | 遭到很大的失败和损失。 | |
tōng dōu dà bù通都大埠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 燕斌《<中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近年以来,朝野上下,始从事于女子教育问题,通都大埠之间,女校相继成立。” |
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 | |
mán tiān dà huǎng瞒天大谎 | 指天大的谎话。形容漫无边际的假话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把偏房说成正房,一味瞒天大谎,全无半点真实。” |
dà cái cuī pán大才榱槃 | 指有大才干的人。同“大才槃槃”。 | |
dà hè yī shēng大喝一声 | 喝:大声喊叫。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旗人大喝一声道:‘滚你的吧!这里又没有谁给我借钱,要你来装这些穷话做甚么!’” |
dà nán dà nǚ大男大女 | 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男女。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3回:“我须不嫖他大男大女,不肏他亲姐晚妹,干他甚事!” |
ní duō fó dà泥多佛大 |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天童昙华禅师》:“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
tōng yì dà dōu通邑大都 | 同“通都大邑”。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
shēn shān dà zé深山大泽 | 泽:湖泊。深邃的山野和广阔的湖泽。引申为穷乡僻壤。比喻诗文境界深远恢弘。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23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
huō rán dà wù豁然大悟 | 形容彻底晓悟。 | 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
qīng pén dà yǔ倾盆大雨 | 倾:全部倒出。雨大得像盆里的水倒下来。 | 宋 苏轼《雨意》诗:“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
jí xiǎo jiàn dà即小见大 | 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 | 鲁迅《热风·即小见大》:“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 |
dà sì gōng jī大肆攻击 | 用不实或过分之辞对人大加攻击。 | |
dà móu bù móu大谋不谋 |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 《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
ér dà bù yóu niáng儿大不由娘 | 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别说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儿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
dà mǎ jīn dāo大马金刀 |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 |
guǎng dà shén tōng广大神通 | 神通:指神奇的本领。原为佛教语。形容本领、手段极为高超,无所不能。 | 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公门中人,三头六臂,广大神通,真令人无从捉摸。” |
kǔ dà chóu shēn苦大仇深 | 形容经历过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艰苦生活。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章:“在山路上,二柱很少讲话,冯均却摸到他一点苦大仇深的家底。” |
dà fā miù lùn大发谬论 | 指空泛不切合实际的言论。 | |
gāo zhú dà nián高躅大年 | 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
dà yán qī rén大言欺人 | 大言:夸大的言辞。说大话欺骗别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 |
dà qīn cháng zhěn大衾长枕 | 衾:被子。共倚长枕,同拥大被。形容夫妻恩爱。后比喻兄弟友爱。 | 《新唐书·让皇帝宪传》:“玄宗为太子,尝制大衾长枕,将与诸王共之。” |
dà shù dǐ xià hǎo chéng liàng大树底下好乘凉 | 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每日则是吃他家的,便好道这大树底下好乘凉。” |
gāo mén dà wū高门大屋 | 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
dà yǔ pāng tuó大雨滂沱 | 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 |
yī yuán dà wǔ一元大武 | 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
xiǎo shí liǎo liǎo,dà wèi bì jiā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指人少年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cái dà nán yòng材大难用 |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
huǎng rán dà wù恍然大悟 |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
zhì xiǎo yán dà知小言大 | 知:通“智”。聪明才智不济,说话口气却很大。 | 《新唐书·李道宗传》:“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知小言大,且为戎首。’……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
gāo mén dà hù高门大户 | 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
wàng zì zūn dà妄自尊大 |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tān dà qiú quán贪大求全 | 过分地贪图规模大而全面。 | |
xì dà qiáng huài隙大墙坏 | 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 《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
dà chún xiǎo cī大醇小疵 |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 唐 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 |
méi dà méi xiǎo没大没小 | 指对长辈或职位高的人不尊敬,没礼貌。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好女婿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 |
shí zhǐ dà dòng食指大动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
yì gāo rén dǎn dà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
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
xù yǐ dà yì勖以大义 | 勖:勉励。以大义相勉励。 | 孙中山《孙文学说·心理建设》第八章:“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勖以大义,一夕之间,则醵资八千有奇。” |
má bì dà yì麻痹大意 |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
dà qiān shì jiè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jiǔ wén dà míng久闻大名 | 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1回:“朱仝道:‘久闻大名。’连忙下拜。” |
shū hū dà yì疏忽大意 |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 孙犁《文林谈屑》:“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意,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 |
dà kuài rén xīn大快人心 | 快:痛快。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 《明史 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
dà nì bù dào大逆不道 |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
gāo cái dà xué高才大学 |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
dà fù dà guì大富大贵 | 指十分富有和高贵。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8卷:“后来虽不能如二公这等大富大贵,却也免了一个大难,享个大大家事。” |
bǎi shì dà jí百事大吉 | 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 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 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 |
gāo zì jiāo dà高自骄大 | 骄:骄傲自大。高傲自大,看不起他人。 | 《魏书·沮渠蒙逊传》:“扬言西戎,高自骄大,罪五也。” |
zhì dà zhì gāng至大至刚 |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
gāo tíng dà xiè高亭大榭 |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休息和观览四周的高大建筑物。 | 宋·李恪非《书洛阳名园记后》:“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 |
dà tóu xiǎo wěi大头小尾 |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终也。” |
sì dà jiē kōng四大皆空 |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
wú shāng dà yǎ无伤大雅 | 伤:妨害;大雅:雅正;正道。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像这种当个顽意儿,不必问他真的假的,倒也无伤大雅。” |
kuān rén dà dù宽仁大度 |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 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xiǎo dà yóu zhī小大由之 | 指用途可大可小。 | 《论语 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 |
dà yán xiāng hài大言相骇 | 大言:夸大的言辞;骇:惊扰。说大话吓唬人。 |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觑见俺似婴孩,大言相骇。” |
dà fàng bēi shēng大放悲声 |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
dà fù pián pián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
dà pēng wǔ dǐng大烹五鼎 | 烹:烧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饭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 |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不以一眚掩大德 |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dà cái xiǎo yòng大才小用 | 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你如今连个‘名世之数’都不肯出,真正大才小用了。” |
kuān hóng dà dù宽洪大度 | 见“宽宏大度”。 |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洪大度,何所不容,便唤几个来唱于俺听,学士休听便了。” |
dà sì pū zhāng大肆铺张 | 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 |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5回:“穆宗皇帝虽有心操办赏灯乐事,终因银根吃紧而不能大肆铺张。” |
dà mó dà yàng大模大样 |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
yǐ dà qī xiǎo倚大欺小 | 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的人。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4回:“你就将铁锤打他,也算你倚大欺小,量窄不容。” |
dà yì lǐn rán大义凛然 |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mí tiān dà huǎng弥天大谎 | 弥:充满。天大的谎话。 | 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
dà lù zhuī lún大路椎轮 |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大辂,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无辐条的原始车轮。谓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 |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
dà yán bù cán大言不惭 | 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 |
dà dāo kuò fǔ大刀阔斧 |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
fù jiā dà shì富家大室 | 亦作“富家巨室”。指广有财产的大户人家。 | 宋·何薳《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所谓富家大室者,所积之厚,其势可以比封君,而钱足以使鬼神。” |
dǐng dǐng dà míng鼎鼎大名 | 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很大的名气。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
cái shū zhì dà才疏志大 |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
jiē dà huān xǐ皆大欢喜 |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 《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dà chī yī jīng大吃一惊 | 形容非常吃惊。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
bù gù dà jú不顾大局 |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清理,将来财政竭蹶,根本动摇,其弊当不可胜言……” |
xīn fù dà huàn心腹大患 | 见“心腹重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
dà bù liú xīng大步流星 | 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
dà zhì ruò yú大智若愚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dà yǎn wàng xiǎo yǎn大眼望小眼 |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办好。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大眼望小眼,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大庭广众 |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 | 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
wú zhē dà huì无遮大会 | 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 《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
xióng cái dà lüè雄材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dà bāo dà lǎn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大包大揽地说:‘这个小姑娘,跟我投缘分。’” |
huī hóng dà dù恢宏大度 | 恢:宽广;大。心胸开阔;气量宏大。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放着这等一位恢宏大度的何箫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 |
hōng táng dà xiào哄堂大笑 |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
dà xīng tǔ mù大兴土木 | 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 《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
yóu xiǎo jiàn dà由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李欣《老生常谈·编村史》:“作自我教育的‘村史’,这却是破天荒的创造。联想所及,由小见大。” |
dà yú bù líng大愚不灵 | 愚:愚笨;灵:聪明灵巧。非常愚笨的人不晓事,很不机灵。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xì dà bù yú细大不逾 | 逾:超过。大小方面都不超过。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物得其常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 |
gǒu dòu dà kāi狗窦大开 | 狗窦:狗洞。嘲笑人缺牙齿。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
dà dì huí chūn大地回春 |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 |
shí dà tǐ,gù dà jú识大体,顾大局 | 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照顾全局利益。 | 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不论工人也好,农民也好,知识分子也好,爱国民主人士也好,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的,都是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 |
mù dà bù dǔ目大不睹 | 睹:看。眼睛很大却看不见东西。形容徒具形式。 |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