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cǎn lǜ shào nián惨绿少年 |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 唐 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
bǎi nián guī shòu百年归寿 | 百年:指人去世。指人死的婉称。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你百年归寿时,我却再与你些送终之资。” |
nián zhuàng qì ruì年壮气锐 | 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 |
shí hé nián fēng时和年丰 | 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诗经 小大雅谱》唐 孔颖达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 |
bǎi nián hǎo hé百年好合 | 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 《粉妆楼》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载团圆恭喜!” |
zhěng nián lěi yuè整年累月 |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 贺宜《天竺葵和制鞋工人的女儿》:“他们不能眼看着孩子整年累月受病的折磨,也不能让自己的同志为了这样的事苦恼,得好好想想办法。” |
shì rì rú nián视日如年 |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视日如年,今两月矣。” |
jūn zǐ bào chóu,shí nián bù wǎn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 《儿女风尘记》:“孩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在心里!” |
huán nián què lǎo还年卻老 |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 |
nián zāi yuè huì年灾月晦 | 晦:倒霉。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 | 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谁料那赶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灾月晦,忽然生起馋獠病来。” |
qióng nián lěi yuè穷年累月 | 穷:尽;完。累:积累。穷年:年初到年终;整年。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连续不断;时间长久。 | 先秦 荀况《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suì fēng nián rěn岁丰年稔 |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 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
ruì xuě zhào fēng nián瑞雪兆丰年 | 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 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
jǐn sè nián huá锦瑟年华 | 比喻青春时代。 | 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nián shuāi suì mù年衰岁暮 | 谓年纪衰老,寿命将尽。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今堪年衰岁暮,恐不得自信,排于异人,将安究之哉?” |
nián jìn gǔ xī年近古稀 |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 |
qióng nián lěi suì穷年累岁 |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 宋·陈亮《传注》:“其予‘六经’之义,穷年累岁,不遗余力矣。” |
nián zāi yuè è年灾月厄 | 厄:苦难。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如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 |
piān piān nián shǎo翩翩年少 | 比喻男子年少俊秀,文采风流 | |
nián yòu wú zhī年幼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明·郭勋《英烈传》第78回:“太祖怜他年幼无知,因封为归命侯,赐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随廷臣行礼朝谒。” |
nián gāo dé sháo年高德韶 | 年纪大,品德好。 | 鲁迅《彷徨·长明灯》:“坐在首席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 |
yán nián yì shòu延年益寿 | 延:延长;益:增加。 延长寿命;增加岁数。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
yí chòu wàn nián遗臭万年 |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 《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
qún jī shào nián裙屐少年 | 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形容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 | 《北史 刑峦传》:“箫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务。” |
tóng nián ér yǔ同年而语 | 犹言相提并论。 |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yì shòu yán nián益寿延年 | 指延长寿命,增加岁数。同“延年益寿”。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南阳有菊潭,又有甘谷泉,人饮其水,皆得益寿延年。” |
yǒu nián wú yuè有年无月 | 谓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 |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怕当兵,最怕输粮……舟子车夫,又没有多少工资,统皆畏缩不前,眼见得有年无月,不能成事。” |
nián yǐ cuō tuó年已蹉跎 | 蹉跎:过时。年龄已经太大。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欲相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
zhōng qí tiān nián终其天年 | 终:结束。天年:人的自然寿命。指年老而死。 | 《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淮南子·精神训》:“虽情心郁殪,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故莫能终其天年。” |
jīng nián lěi yuè经年累月 |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
jǐn sè huá nián锦瑟华年 | 比喻青春时代。 | 唐 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
duō lì nián rěn多历年稔 | 谓历时久长。 | 南朝·梁·武帝《责贺琛敕》:“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稔。” |
sān nián zhī ài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rén shòu nián fēng人寿年丰 | 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潘岳<藉田赋>》:“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丰。” |
fēng zhú cán nián风烛残年 |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
nián lǎo tǐ shuāi年老体衰 |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亲时,又感到她年老体衰,像她这样年岁的人……” |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 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丰年玉荒年谷 | 比喻有用的人才。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
dòu kòu nián huá豆蔻年华 |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 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bǎi nián zhī yè百年之业 | 百年的事业。指长远的事业。 | 东汉·班固《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
fēng zhú zhī nián风烛之年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dāng lì zhī nián当立之年 | 指三十岁。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三十而立。” |
zhǎng nián sān lǎo长年三老 | 古时指船工。 | 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
nián fù yī nián年复一年 | 一年又一年。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
āi gǎn zhōng nián哀感中年 |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
zhī mìng zhī nián知命之年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
bù huò zhī nián不惑之年 |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四十而不惑。” |
hóu nián mǎ yuè猴年马月 |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 |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
hái nián zhù sè还年驻色 | 恢复年轻,永葆青春。 | 南朝·梁·刘孝标《山栖志》:“金盐重于素壁,玉豉贵于明珠,可以养性销痾,还年驻色。” |
fēng huǒ lián nián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cháng ān shào nián长安少年 |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 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
qióng nián mò shì穷年没世 | 没世:一辈子。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 宋·秦观《任臣下》:“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 |
gāo zhú dà nián高躅大年 | 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
nián gāo dé ér年高德卲 | 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 |
nián yú gǔ xī年逾古稀 |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 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féng nián guò jié逢年过节 | 在新年之际或在其他节日里。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40回:“逢年过节,老太太时常想念,不过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
jí jī nián huá及笄年华 | 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
fēng nián rěn suì丰年稔岁 | 稔:指庄稼成熟。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 元·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一折:“八方肃靖,东夷西戎仰化,南蛮北狄归降,贡麟凤献瑞呈祥,产禾苗丰年稔岁。” |
nián shēn suì jiǔ年深岁久 | 时间久远地过去。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个,这等年深岁久的事,那时记得。” |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偕老 |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 |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胜读十年书 |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 《二程全书 遗书二十二上 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十年书也。” |
bǐ nián bù dēng比年不登 |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 《晋书 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 |
liú nián bù lì流年不利 | 流年:旧时算命的人逐年推算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叫“流年”;这里指某一个年头、时间。时运不好。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致如此。” |
xiāng jiāo yǒu nián相交有年 | 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年。形容交谊很深。 | |
quǎn mǎ zhī nián犬马之年 | 犹犬马齿。 | 三国·魏·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此难能也。” |
jiān nián zhī chǔ兼年之储 | 兼年:指两年以上;储:积蓄。有两年以上的储备粮食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shòu mǎn tiān nián寿满天年 | 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死。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郑人争年 | 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
nián gāo yǒu dé年高有德 | 年纪大,品德好。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 |
tiān nián bù suí天年不遂 | 谓未享天年。 | 《后汉书·安帝纪》:“岂意卒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太守行一》:“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
rì jiǔ nián shēn日久年深 | 指日子久;时间长。 | 明 无名氏《打韩通》:“我这病,年深日久,数个良医,不曾医的好。” |
piān piān shào nián翩翩少年 | 指举止洒脱的青年男子。 | 张恨水《夜深沉》第八回:“真是一位翩翩少年,大概是一位大学生吧,在他的西服小口袋里,插了一枝自来水笔。” |
yǔ jūn yī xī huà,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 与你谈一晚上话,让我受益匪浅。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受益却很多。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 |
suì rěn nián fēng岁稔年丰 |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 | 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治,化育的岁稔年丰快。” |
nián shào wú zhī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
shí nián dú shū十年读书 |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
nián huá xū dù年华虚度 | 虚度:白白渡过。白白地度过年岁 | 李欣《除夕夜话》:“即使到了除夕,我们也不使年华虚度,要守住每一秒。” |
bǎi nián dà yè百年大业 | 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 |
yī nián yī huí一年一回 | 指一年一次。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咱也不宣布结束。” |
nián gāo dé shào年高德邵 | 邵: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 汉·扬雄《法言·孝至》:“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欤!” |
nián lǎo lóng zhōng年老龙钟 | 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作筵》:“尔母年老龙钟,不能料理中馈。” |
lǘ nián mǎ yuè驴年马月 | 不可知的年月。 | 梁斌《红旗谱》:“严志和听涛他娘说得也有理,又说:‘吞了这口气吧!过个庄稼日子,什么也别扑摸了。即便有点希望,又在那个驴年马月呢?’” |
bǎi nián bú yù百年不遇 | 上百年也碰不到。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
bǎi nián dà jì百年大计 | 百年:泛指长久;计:策略。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清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
cán nián yú lì残年余力 | 指年老体衰。 | 《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nián qīng qì shèng年轻气盛 | 年纪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 | 老舍《小型的复活》:“但是,年轻气盛,谁管这一套呢!” |
xiōng nián è suì凶年恶岁 | 凶年:年成很坏。指饥荒的年头。 | 汉·桓宽《盐铁论·力耕》:“凶年恶岁,则行货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 |
wàng nián zhī jiāo忘年之交 | 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
yuǎn nián jìn rì远年近日 | 见“远年近岁”。 | 元·刘君锡《来生债》楔子:“到家中我将这远年近日欠少我钱钞的文契,我都烧了。”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 |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xué lǎo yú nián学老于年 | 指青年人的博学。 | 《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
bǎi nián zhī hǎo百年之好 | 永久而美满的结合。指男女结为夫妻。亦作“百岁之好” |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张氏夜奔吕星哥》:“今宁随君远奔,以结百年之好。” |
tiān jiǎ qí nián天假其年 | 同“天假之年”。 | 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
tiān bǎo dāng nián天宝当年 | 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yǐ zhōng tiān nián以终天年 | 以:表示目的。终:结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寿。指养老送终。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 |
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糠菜半年粮 |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 刘江《太行风云》:“总是个糠菜半年粮哇,今年可要早动手,多按上两瓮豆叶菜。” |
yuǎn nián jìn suì远年近岁 | 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 | 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张郎,将俺那远年近岁欠少我钱钞的文书,都与我搬运将出来,算一算是多少。” |
nián huá chuí mù年华垂暮 |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 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