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偕老 |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 |
suì fēng nián rěn岁丰年稔 |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 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
wù wù qióng nián兀兀穷年 | 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 |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 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qún jī shào nián裙屐少年 | 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形容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 | 《北史 刑峦传》:“箫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务。” |
hái nián què lǎo还年却老 |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年驻彩。” |
nián pò rì suǒ年迫日索 | 谓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 |
nián huá chuí mù年华垂暮 |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 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
shí nián hán chuāng十年寒窗 |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
shì rì rú nián视日如年 |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视日如年,今两月矣。” |
tiān nián bù cè天年不测 | 谓意外的死亡。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裆,两无异说。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 |
fēng xìn nián huá风信年华 | 指女子二十四岁时。 |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那轿中走出来一个风信年华的丽人,便是年羹尧的爱妾。” |
cháng nián lěi yuè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票、械斗。” |
yī nián yī huí一年一回 | 指一年一次。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咱也不宣布结束。” |
nián gǔ bù dēng年谷不登 | 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 《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 |
nián yān dài yuǎn年湮代远 | 湮:埋没。年代久远。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但是年湮代远,河流业已改道多次,不复是旧日的河道了。” |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一年之计在于春 |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 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
ruò guàn zhī nián弱冠之年 | 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
sān nián wǔ zǎi三年五载 | 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 |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
bǎi nián dào lǎo百年到老 |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只愿他过了门,两口子和和顺顺的百年到老,我就心安了。” |
tiān jiǎ qí nián天假其年 | 同“天假之年”。 | 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
zhěng nián lěi yuè整年累月 |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 贺宜《天竺葵和制鞋工人的女儿》:“他们不能眼看着孩子整年累月受病的折磨,也不能让自己的同志为了这样的事苦恼,得好好想想办法。” |
nián gāi yuè zhí年该月值 | 指命中注定的时辰。 | |
nián yòu wú zhī年幼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明·郭勋《英烈传》第78回:“太祖怜他年幼无知,因封为归命侯,赐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随廷臣行礼朝谒。” |
yī nián dào tóu一年到头 | 整年,从头到尾经过。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一年到头,没几时住在家里。” |
guī nián hè suàn龟年鹤算 | 见“龟年鹤寿”。 | 宋·韦骧《醉蓬莱·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
wàn nián cháng cún万年长存 | 万年:久远。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长存。 | 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永远照耀着后代。” |
qióng nián lǚ yuè穷年屡月 |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 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这个斗争非常剧烈,从甲骨文上可以看到穷年屡月的大战。” |
jí jī nián huá及笄年华 | 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
shùn rì yáo nián舜日尧年 | 比喻升平盛世。尧舜,均为古代贤君。 | 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狞歌·春白狞》:“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zhù shòu yán nián祝寿延年 | 祝:祝颂,祝祷。贺人长命百岁之辞。 | 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三折:“上帝命金母开筵,群仙会集,都要您祝寿延年,供奇进美。” |
nián lǎo sè shuāi年老色衰 | 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回:“那王妈妈自幼在勾栏中出身,后来年老色衰,沦落无靠,遂为人佣仆。” |
nián qīng qì shèng年轻气盛 | 年纪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 | 老舍《小型的复活》:“但是,年轻气盛,谁管这一套呢!” |
nián qīng lì zhuàng年轻力壮 | 壮:健壮。年纪轻;身体好;力气大。 | 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
chéng nián gǔ dài成年古代 | 犹言长期以来。 |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一折:“这灶成年古代不烧火,埋上这银子,扒上些灰儿盖着,谁知道灶窝里有银子?” |
mín hé nián rěn民和年稔 | 犹言民乐年丰。 | 《后汉书·孝桓帝纪》:“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 |
yì wàn sī nián亿万斯年 | 形容长远的年代。 | 《诗经 大雅 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
nián jìn gǔ xī年近古稀 |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 |
xuě zhào fēng nián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谐老 |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 《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守了这些银钱回去罢。’”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yǒu shēng zhī nián有生之年 | 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即指馀年。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俾臣得保蚁命,此后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赐,惟求格外垂怜。” |
nián jiǔ rì shēn年久日深 | 深:远。形容时间久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年久日深,失迷的也有,隐瞒的也有。” |
dòu kòu nián huá豆蔻年华 |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 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kuàng rì jīng nián旷日经年 | 久经时日。 | 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gé nián huáng lì隔年皇历 | 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0回:“隔年的皇历,好一本子冷帐,闲着手要捉虱子,没工夫去揭他了。” |
pò guā zhī nián破瓜之年 | 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 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
nián lǎo tǐ shuāi年老体衰 |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亲时,又感到她年老体衰,像她这样年岁的人……” |
jiǔ nián zhī xù九年之蓄 |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 《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
wàng nián zhī qì忘年之契 | 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 唐 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忘年之契。” |
féi dōng shòu nián肥冬瘦年 |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 |
luàn shì xiōng nián乱世凶年 | 时世动乱,年成极坏。 | |
nián shēn rì jiǔ年深日久 | 深:远。时间久远。 | 明 吴承恩《西游记》:“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
sān nián huà bì三年化碧 | 指忠心不泯。 |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sǐ rì shēng nián死日生年 |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缩语。指感人的恩德。 |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则死日生年,甘从斧钺。” |
fēng zhú zhī nián风烛之年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yú nián lì suì逾年历岁 | 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 《战国策 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
nián gāo yǒu dé年高有德 | 年纪大,品德好。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 |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
nián lǎo lóng zhōng年老龙钟 | 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作筵》:“尔母年老龙钟,不能料理中馈。” |
lěi yuè jīng nián累月经年 | 累:累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 | 《敦湟变文集·大目乾运冥间救母变文》:“头似大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赢之苦。” |
tiān duó zhī nián天夺之年 | 上天褫夺其年寿。谓不能享其天年。 | 清·顾贞观《栩园词弃稿》序:“渐有应者,而天夺之年,未口,辄风流云散。” |
jī nián lěi suì积年累岁 |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
xué lǎo yú nián学老于年 | 指青年人的博学。 | 《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
jí jǐng diāo nián急景雕年 | 急景:急促的时光;雕年:残年岁暮。光阴急促,岁残年尽。指岁暮景象。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也指岁末。 | 南朝·宋·鲍照《鲍参军集》:“于是穷阴杀节,急景雕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 |
yí yǎng tiān nián颐养天年 | 谓保养年寿。 | 京剧《杨门女将》:“老太君年过百年,就该颐养天年,何必身履险地?” |
dù rì rú nián度日如年 |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胜读十年书 |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 《二程全书 遗书二十二上 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十年书也。” |
zhī mìng zhī nián知命之年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
nián gāo dé ér年高德卲 | 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 |
piān piān nián shǎo翩翩年少 | 比喻男子年少俊秀,文采风流 | |
jí yǐng diāo nián急景凋年 | 景:通“影”,光阴;凋:凋零。形容光阴迅速,一年将尽。也指年终的时候。 | 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 |
xiōng nián è suì凶年恶岁 | 凶年:年成很坏。指饥荒的年头。 | 汉·桓宽《盐铁论·力耕》:“凶年恶岁,则行货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 |
yí chòu wàn nián遗臭万年 |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 《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
yuǎn nián jìn rì远年近日 | 见“远年近岁”。 | 元·刘君锡《来生债》楔子:“到家中我将这远年近日欠少我钱钞的文契,我都烧了。”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 |
gāo liáng nián shǎo膏粱年少 |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丰年玉荒年谷 | 比喻有用的人才。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
nián yì shì hào年谊世好 |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
yì shòu yán nián益寿延年 | 指延长寿命,增加岁数。同“延年益寿”。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南阳有菊潭,又有甘谷泉,人饮其水,皆得益寿延年。” |
liú nián bù lì流年不利 | 流年:旧时算命的人逐年推算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叫“流年”;这里指某一个年头、时间。时运不好。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致如此。” |
nián shēn suì jiǔ年深岁久 | 时间久远地过去。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个,这等年深岁久的事,那时记得。” |
sì shuǐ liú nián似水流年 | 流年:光阴。光阴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复返。比喻光阴过得很快。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
gǔ xī zhī nián古稀之年 |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cán nián mù jǐng残年暮景 | 指人到了晚年。 | 清 无名氏《说唐》第十回:“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残年暮景,喜的是相逢,怕的是别离。”” |
yī nián bàn zǎi一年半载 | 约计一年或半年。表示时间不长。 | 元 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将军,你且耐心者。不过一年半载,众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
chuí mù zhī nián垂暮之年 |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 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
nián fù lì qiáng年富力强 | 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
tiān bù jiǎ nián天不假年 | 假:给予。天公不给以寿命。指寿命不长。 | 清·平步青《霞外裙屑》卷六:“予以先生此考,为一生心力所瘁,成以行世,足为读史者一助,惜天不假年,积四十六年之岁月,仅成全史三之一。” |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三年不窥园 | 窥:偷看。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 |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
shí nián shēng jù十年生聚 | 比喻培养实力,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cháng ān shào nián长安少年 |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 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
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bǎi nián bú yù百年不遇 | 上百年也碰不到。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
xuán jū zhī nián悬车之年 | 指七十岁。 | 《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
bǎi nián zhī yuē百年之约 | 即婚约。 | 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 |
què bìng yán nián却病延年 | 谓消除病痛,延长寿命。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修真养性,服食导引,却病延年。” |
cán nián yú lì残年余力 | 指年老体衰。 | 《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yī nián yī dù一年一度 | 谓每年一次。 | 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