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duō qíng shàn gǎn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
qiān shàn chù è迁善黜恶 | 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
duō chóu shàn gǎn多愁善感 |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 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 《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dú shàn yī shēn独善一身 | 同“独善其身”。 |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
shàn zì wéi móu善自为谋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为谋。’” |
cóng shàn rú dēng从善如登 | 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
chén shàn bì xié陈善闭邪 | 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 《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
guāng è bù shàn光恶不善 | 只做恶事,不做善事。 | |
hán xìn jiàng bīng,duō duō yì shàn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bāo shàn biǎn è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
zhūn zhūn shàn yòu谆谆善诱 | 耐心恳切地教诲、诱导。 | 宋·刘挚《乞重修太学条制疏》:“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 |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zhōng gào shàn dào忠告善道 | 道:通“导”。衷心的告诫,善意的劝导 |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dú shàn qí shēn独善其身 |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yǎn guò yáng shàn掩过扬善 | 同“掩恶扬善”。 | 《汉书·丙吉传》:“[丙吉]于官属掾吏,务掩过扬善。” |
lè shàn hào shī乐善好施 |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择其善者而从之 | 择:选择;从:跟从、学习。选择好的、正确的事情去遵循、学习。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hào shàn lè shī好善乐施 | 好:喜欢;善:亲善;乐:乐意;施:施舍;把财产给别人。指喜欢作善事;乐意施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cǎi shàn biǎn è采善贬恶 | 采:选择;贬;贬斥。采取善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
è wù yáng shàn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cóng shàn rú liú从善如流 | 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qiān shàn qù è迁善去恶 | 见“迁善黜恶”。 | 清·冯桂芬《<窥天镜>序》:“《易》、《诗》、《书》、《礼》著其理,《春秋传》兼言征验,而四子书教人迁善去恶之道大备。” |
shàn shǐ lìng zhōng善始令终 | 同“善始善终”。 | 三国·魏·嵇康《琴赋》:“即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 |
shàn bà gān xiū善罢甘休 | 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闯。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
zé shàn ér xíng择善而行 | 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 |
gǎi xíng qiān shàn改行迁善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 《新唐书 张巡传》:“巡下车,以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 《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
cháng xiù shàn wǔ长袖善舞 |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
qī shàn pà è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
zhí shàn qīng è植善倾恶 | 谓培植善者,倾覆恶类。 | |
shàn bà gān xiū善罢干休 |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可比他得人心儿,他就肯善罢干休了?” |
gǎi xíng cóng shàn改行从善 | 见“改行为善”。 | 《京本通欲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
shǎng shàn fá fǒu赏善罚否 | 见“赏善罚恶”。 | 《隶释·汉平都相蒋君碑》:“赏善罚否,宽猛协中。” |
shàn qì yíng rén善气迎人 | 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 《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wéi shàn zuì lè为善最乐 |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 |
gǎi è cóng shàn改恶从善 |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
yǎn xián dù shàn掩贤妒善 | 掩:压制。压制、妒嫉贤能之士。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一卷:“勿谓卫公掩贤妒善,牛相不罹大祸,亦幸而免。” |
jìn shàn chéng è进善惩恶 | 见“进善惩奸”。 | 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雠自嫌。” |
fá shàn zú chén乏善足陈 | 善:良好成绩;陈:陈述,告诉。情况如常,无可称道。 |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善足陈。” |
shàn mǎ shú rén善马熟人 | 良马与武艺精熟的勇士。 | |
duō móu shàn lǜ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
néng gē shàn wǔ能歌善舞 | 擅长歌舞。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不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见者,许报名到显仁宫自献。” |
fú shàn chéng è扶善惩恶 | 扶:支持,帮助。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 | 郭沫若《文学与社会》:“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而移入扶善惩恶的行动。” |
quàn shàn jiè è劝善戒恶 | 见“劝善惩恶”。 | 晋·袁宏《后汉纪·贾逵传》:“强干弱枝,劝善戒恶。” |
duō qián shàn jiǎ多钱善贾 | 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yǔ rén wéi shàn与人为善 | 与:赞成;为:做;善:好;好事。原指赞成人学好。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jí è hào shàn疾恶好善 | 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 《新唐书·王珪传》:“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
shàn shǐ shàn zhōng善始善终 |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
shàn wéi shuō cí善为说辞 | 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 《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
qì è cóng shàn弃恶从善 |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恶从善。” |
shàn mén nán kāi善门难开 |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
jìn shàn chéng jiān进善惩奸 | 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 唐·周昙《咏史诗·虞舜》:“进善惩奸立帝功,功成揖让益温恭。” |
xǐ shàn yuǎn zuì徙善远罪 | 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
jī shàn chéng dé积善成德 |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dú shàn wú shēn独善吾身 | 同“独善其身”。 |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我只能离群索居,独善吾身!” |
duō cái shàn gǔ多财善贾 | 贾:做买卖。本钱多就好做买卖。比喻具备充分的条件就容易把事情办好。 | 韩非《韩非子 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jiā yán shàn xíng嘉言善行 | 美善的言行。 | 宋 曾巩《<新序 目录>序》:“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秦以来,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 |
cháng xiù shàn wǔ,duō qián shàn gǔ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善:擅长;贾:做买卖。比喻凭借优越条件,事情容易成功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
yī jì zhī shàn一技之善 | 技:技能;善:擅长。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 清·朱彝尊《赠笔公钱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没焉者已。” |
zhāng shàn dàn è彰善瘅恶 |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 《尚书 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
shàn jià ér gū善贾而沽 | 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 《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
jiā yán shàn zhuàng嘉言善状 | 见“嘉言善行”。 |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 |
lè shàn bù juàn乐善不倦 | 乐于坚持做好事。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
chéng è quàn shàn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
tuī xián lè shàn推贤乐善 | 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善事。 | 《晋书·傅玄传》:“疾恶如仇,推贤乐善,常慕季文子、仲山甫之志。” |
gǎi guò cóng shàn改过从善 | 改正错误,决心向善。指去恶就善。同“改过迁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改过从善。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 |
qiān shàn gǎi guò迁善改过 | 谓改正过失而向善。 | 宋·朱熹《朱子语类》:“迁善改过,是修德中紧要事。” |
qiān shàn yuǎn zuì迁善远罪 | 犹言向善而远离罪恶。 | 汉·贾谊《治安策》:“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
gǎi xíng wéi shàn改行为善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 |
zhī rén shàn rèn知人善任 |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
xīn cí hào shàn心慈好善 | 好:喜爱。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
zhěn shàn ér jū枕善而居 | 谓守善不移。 | 北齐·刘昼《新论·慎独》:“故蘧瑷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隐微,枕善而居,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情也。” |
cùn cháng piàn shàn寸长片善 | 寸长:一点儿长处。片:零碎的。形容微小的长处和优点。 | 宋 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稍有寸长片善为人所称者,皆已擢用之矣。” |
zhī rén shàn chá知人善察 | 察:观察。善于识别观察人才。 | 《魏书》:“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
huì zǐ shàn pì惠子善譬 | 把别人的长处看作短处,强迫别人改变。 | 《新序·善说》:“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 |
fá shàn rǎng yú伐善攘羭 |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 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 |
shàn wén néng wǔ善文能武 | 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
shǒu sǐ shàn dào守死善道 |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
cí méi shàn mù慈眉善目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 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hào móu shàn duàn好谋善断 | 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
xiāo yǒng shàn zhàn骁勇善战 | 勇猛;善于战斗。骁勇:勇猛矫健;善:善长。 | 《南齐书 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于人。” |
chéng rén zhī shàn成人之善 | 成全别人为善。 | 《魏书·礼志四》:“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
jìn shàn jìn měi尽善尽美 | 尽:极;善:好。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没有缺点。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 |
shǎng shàn fá è赏善罚恶 | 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 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 |
bù dé shàn zhōng不得善终 |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
quàn shàn chéng è劝善惩恶 | 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
shàn yǔ rén jiāo善与人交 | 善于与别人交朋友。 | 《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gǎi è xiàng shàn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
guì rén shàn wàng贵人善忘 | 用来嘲讽人善忘。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就是大帅前日,也曾推举项城,难道是贵人善忘吗?” |
jìn zhǒng shàn qún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清·张鹤龄《法人篇》:“且变法之后,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此进种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决也。” |
gǎi guò qiān shàn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zé shàn gù zhí择善固执 | 固执:坚持不懈。对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坚持执行。 | 上官鼎《阳光三叠》第29章:“择善固执,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
fú shàn huò yín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尚书 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孔传:“政善,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
gōng chóu shàn bìng工愁善病 | 指很容易发愁得病。 | 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君工愁善病,顾健饮啖。” |
huí xīn xiàng shàn回心向善 | 回心:转过心意。转变念头,转归善良。 | 宋·任伯雨《论章惇蔡卞》:“如卞在朝,人人惴恐,不敢回心向善。” |
zuò shàn jiàng xiáng作善降祥 | 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 《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
míng móu shàn lài明眸善睐 | 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
shǒu shàn zhī dì首善之地 | ①指首都。②最好的地方。 | 《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 |
yì è yáng shàn抑恶扬善 | 抑:遏制。压制坏人坏事,宣扬好人好事。 | 汉·刘向《新序》:“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起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