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fēn huà wǎ jiě分化瓦解 | 瓦解:制瓦时先用陶土制成圆筒形;再分部为四片;即成瓦。使对方的力量分裂、离散。 | 秦牧《湘阴热浪记》:“则以政策攻心,分化瓦解,迫使他们投降。” |
fēn xīng bāi liǎng分星掰两 | 一点一滴,详详细细。 | 元·孟汉卿《魔合罗》:“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掰两,责状招实。” |
jué gān fēn shǎo绝甘分少 | 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
fēn wén bù shòu分文不受 | 分: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文:指制钱的最小单位。一个钱也不接受。比喻不计报酬。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 |
lí xī fēn bēng离析分崩 | 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 | 郭沫若《新华颂·顶天立地的巨人》:“使那整个的侵略阵营已经开始着离析分崩。” |
luán fēn fèng lí鸾分凤离 | 同“鸾凤分飞”。 |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
zuò dì fēn zāng坐地分脏 |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 |
nán shě nán fēn难舍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
ān fèn shǒu cháng安分守常 | 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 |
fēn wén bù shǎo分文不少 | 丝毫没有短少。 | 施蛰存《牛奶》:“柳先生虽然每到月底总付清了钱,分文不少,可惜他的洋派太大。” |
bò jī fēn lǐ擘肌分理 |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汉 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成疮痏。” |
ān cháng shǒu fèn安常守分 | 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
fēn jīn bāi liǎng分斤掰两 | 比喻过分计较。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 |
bù fēn qīng béi不分青白 |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 见“不分皂白”。 |
fēn xíng lián qì分形连气 | 见“分形同气”。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
xī lǚ fēn tiáo析缕分条 | 析:剖析;缕:线。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说经之书甚多,以及文集说部,皆有可采。窃欲析缕分条,加以翦截。” |
fēi fèn zhī niàn非分之念 | 分:本分;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指超出本分的想法念头。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五章:“手上戴有两副赤金镯子,因此触动了一部分士兵的非分之念。” |
fēn shǒu yào jīn分守要津 | 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 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 |
shǒu shēn fēn lí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
rén yǐ qún fēn人以群分 | 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
shēn fèn bù míng身分不明 | 来历不详。 | |
zhū fēn háo xī铢分毫析 | 谓细微地分析。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 |
fēn sī xī lǚ分丝析缕 | 喻明察入微。 | 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分丝析缕,不以善小而弗旌。” |
céng cì fēn míng层次分明 | 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
fēn háo bù zhí分毫不值 | 形容没有任何价值。同“分文不直”。 | 《天雨花》第二七回:“人间信佛者多,谤佛者少,惟左丞相不信虚无,专辟佛教,说我等寂灭门中,分毫不值。” |
lì fēn shì ruò力分势弱 | 分:分开。力量分散势力就减弱。 | 《旧唐书·杜伏威传》:“今同若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 |
bù fēn bǐ cǐ不分彼此 |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hóng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
yī fēn gēng yún,yī fēn shōu hu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 |
zēng ài fēn míng憎爱分明 |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 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且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zhèng míng dìng fēn正名定分 | 辨正名分。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 |
fēn miǎo bì zhēng分秒必争 | 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 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
zào bái bù fēn皂白不分 |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清 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
fēn háo bù shuǎng分毫不爽 |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0卷:“那阴报事也尽多,却是在幽冥地府之中,虽是分毫不爽,无人看见。”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míng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wǔ mǎ fēn shī五马分尸 |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
nán fēn nán jiě难分难解 |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为些风情事,做了出来,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忽然登第。” |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qià rú qí fèn恰如其分 | 恰:恰好;分:分寸。合适的界限。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
fēn péng yǐn lèi分朋引类 | 分成派别,招引同类。 | 清·昭槤《啸亭杂录·不喜朋党》:“鄂张二相国秉政,嗜好不齐,门下士互相推奉,渐至分朋引类,阴为角斗。” |
fēn bié bù jū分别部居 | 分别:分辨,区分;部居:按部归类。分类排列。 | 汉·史游《急就篇》卷一:“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 |
bù yóu fēn shuō不由分说 | 由:让;顺 随;分:辩别。不容许辩争。 |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
wǔ gǔ bù fēn五谷不分 |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fēn jìn hé jī分进合击 | 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 |
fēn xíng tóng qì分形同气 |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
fēn háo wú shuǎng分毫无爽 | 见“分毫不爽”。 |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喜甚,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 |
fēn xiāo dá shǔ分宵达曙 | 犹通宵达旦。 | 《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
sān fēn dǐng zú三分鼎足 |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fēn cùn zhī gōng分寸之功 | 分寸:比喻微小。指微小的功劳。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有分寸之功。’” |
gān pín shǒu fēn甘贫守分 | 甘贫:甘愿贫困。守分:保守本分,不思非分之想,不作非分之事。甘受贫困,遵守本分。 | 明·无名氏《吴起敌秦》:“止不过闭户读书,甘贫守分,中心无愧。” |
fēn tiáo xī lǐ分条析理 |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守亮既至,卫公初见,未之敬。及与言论,分条析理,出没幽赜,公凡欲质疑,亮已演其意,公大惊,不觉前席。” |
tiáo fēn lǚ xī条分缕析 | 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 《明史 五行志一》:“而传说则条分缕析,以某异为某事之应,更旁引曲证,以伸其说。” |
liáng yǒu bù fēn良莠不分 |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 《清史稿 吴杰传》:“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 |
bù fēn zào bái不分皂白 |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dòu fēn guā pōu豆分瓜剖 | 见“豆剖瓜分”。 |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
yú guāng fēn rén余光分人 | 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 |
nán fēn nán shě难分难舍 | 舍:放下;分:分离、分别。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
ēn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qīng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 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
liè tǔ fēn máo裂土分茅 |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
fēn wén bù míng分文不名 |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 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 |
fēn wén bù zhí分文不值 | 形容毫无价值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
bèi duō lì fēn备多力分 |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
fēn lí háo sī分厘毫丝 | 形容极细微。 | |
bù ān běn fèn不安本分 | 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
fēn xié pò jìng分鞋破镜 | 比喻夫妻分离。 |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分鞋,见示例) |
bù fēn bó zhòng不分伯仲 | 分不出第一第二。 | |
yù shí nán fēn玉石难分 | 对美玉和石头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比喻好坏不分。 | 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兵戈既接,玉石难分。” |
fēn xíng gòng qì分形共气 | 见“分形同气”。 | 《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
sì fēn wǔ luò四分五落 | 形容分散零乱。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
fēn máo liè tǔ分茅裂土 |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
fēn jīn bō liǎng分斤拨两 | 见“分斤掰两”。 | 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
yù shí bù fēn玉石不分 | 比喻好坏不分。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洎乎近代,厥道寖微;玉石不分,薰莸错杂。” |
guā zì chū fēn瓜字初分 |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
fēn yān xī shēng分烟析生 | 见“分烟析产”。 | 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如本地分内人户分烟析生,即各据户眼定差,或外来人户典买到本社田地,亦许收入差充弓箭社户。” |
sì fēn wǔ liè四分五裂 |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liè dì fēn máo裂地分茅 |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
sān fēn sì rén,qī fēn sì guǐ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 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
bái hēi fēn míng白黑分明 |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
sì fēn wǔ pōu四分五剖 |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 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
zhī fēn zú jiě支分族解 | 见“支分节解”。 | 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批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
láo yàn fēn fēi劳燕分飞 |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zhī bù yè fēn枝布叶分 | 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 | 《左传 隐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唐孔颖达疏:“子孙繁衍,枝布叶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别,故其流至于百姓万姓。” |
zhī fēn jié jiě支分节解 | 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 |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为二 |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 | 庭:庭院;抗:对等;相当;抗礼:行平等的礼。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不分上下。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 | 庄周《庄子 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
fēn jū yì cuàn分居异爨 | 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 |
fèn nèi zhī shì分内之事 | 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 《圣谕广训·孝训》:“皆孝子分内之事也。” |
háo fēn lǚ xī毫分缕析 | 细致详尽的剖析。 | 《云谷杂记》附宋·张嗣古《特荐状》:“凡本府委送剖决民讼,毫分缕析,多得其情。” |
fēn gān jué shǎo分甘绝少 |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
fēn xiāng mài lǚ分香卖履 |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
hēi bái bù fēn黑白不分 | 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恶。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
fēn wén bù qǔ分文不取 |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懒龙分文不取,也不问多少,尽数与了贫儿。” |
duàn xiù fēn táo断袖分桃 | 断:截断;分:分出。借指男宠。 | 东汉·班固《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难》:“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
fēn chāi pò jìng分钗破镜 | 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 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
bù yī běn fèn不依本分 | 依:安装;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
liàng jǐ shěn fēn量己审分 | 估量自己,省察本分。 | 《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
xī fēn yīn惜分阴 | 阴:光阴;分阴:很短的时间。形容极其珍稀光阴。 | 《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fèn wài zhī wù分外之物 | 分:名分。名分以外的事物。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
jiǔ ài fēn tòng灸艾分痛 | 比喻兄弟友爱。 | 《宋史 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