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miào bǐ shēng huā妙笔生花 |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xián huā yě cǎo闲花野草 |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野草闲花作近邻。” |
yuè quē huā cán月缺花残 | 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 | 唐 温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
wèn liǔ píng huā问柳评花 | 比喻狎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这些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纨绔。” |
huā cuán jǐn jù花攒锦聚 |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 清 陈维崧《贺新郎 春夜听鼓师挝鼓》词:“隐隐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攒锦聚。” |
huǒ shù yín huā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liǔ mèi huā míng柳媚花明 | 媚:美好,可爱。绿柳成荫,鲜花怒放。形容春天的美景。 | 明·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结此生欢娱境,倚玉偎香,柳媚花明,美景良辰,行乐意同情。” |
bā huā jiǔ liè八花九裂 | 裂:分裂。形容漏洞百出,缝隙很多。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慧颙禅师曰:‘如何是无缝塔?’师曰:‘八花九裂。’” |
rén miàn táo huā人面桃花 |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 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mì liǔ xún huā觅柳寻花 | 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
jǐn cù huā tuán锦簇花团 |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幺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rě cǎo niān huā惹草粘花 | 惹:招引。比喻随处迷恋于不正当的男女情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却说湍制台九姨太身边的那个大丫头,自见湍制台属意于他,他便有心惹草粘花,时向湍制台跟前勾搭。” |
yì jì méi huā驿寄梅花 |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 宋 秦观《踏莎行》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
yè shòu huā cán叶瘦花残 | 比喻女人的衰老。 | 明 王玉峰《焚香记 构祸》:“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来叶瘦花残,悔之晚矣。” |
qí huā yì huì奇花异卉 | ①希奇少见的花草。语本《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②喻指美妙的篇章作品等。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堦砌。”《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
bù bù lián huā步步莲花 |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 《南史·齐本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
mǎ shàng kàn huā马上看花 | 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玉箫女再世玉杯缘》:“分明马上看花,但过眼即忘,何尝在意。” |
zhān huā rě cǎo沾花惹草 | 犹言沾风惹草。 | 《花城》1981年第5期:“对了,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 |
tán huā yī xiàn昙花一现 |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
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
bù bù shēng lián huā步步生莲花 | 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 《南史 齐纪下 废帝东昏侯》:“(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花)也。’” |
shuǐ liú huā luò水流花落 | ①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②比喻时过境迁。 | 唐·温庭筠《宿城南亡友别墅》诗:“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
yáng huā jié zǎo扬花扢藻 | 花:比喻文采;藻:辞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 清·顾景星《楝亭诗钞》序:“铸格炼字,扬花扢藻,此可以学得也。” |
huā mào péng xīn花貌蓬心 | 蓬心:蓬草的心狭窄而弯曲,比喻见识浅薄。指虚有其表。 |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而叩其女学,则花貌蓬心,瞢无所识。” |
yuè bì huā xiū月闭花羞 | 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 元·施惠《幽闺记·少不知愁》:“芳容鱼沉雁落,美貌月闭花羞;肌骨天然自好,不搽脂粉风流。” |
huā mó jiǔ bìng花魔酒病 | 指沉湎于酒色。 | 元·曾瑞《哨遍·思乡》:“花解语,娇相并,旦暮花魔酒病。” |
rě cǎo zhān huā惹草沾花 | 见“惹草拈花”。 | 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我非无斩钉截铁刚方气,都只为惹草沾花放荡情。” |
cǎi bǐ shēng huā彩笔生花 | 生花:长出花来。比喻才思有很大的进步。 | 元 汤式《赏花时 戏贺友人新娶》:“翠袖分香行处有,彩笔生花梦境熟。” |
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墙里开花墙外香 | 比喻人做出了成绩,内部还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 | 海岩《死于青春》:“墙里开花墙外香,都这样儿,不做就算了。” |
yóu zì má huā油渍麻花 | 形容油污斑斑的样子。 | |
huā tián mì zuǐ花甜蜜嘴 | 蜜嘴:嘴上抹着蜜。能说会道,甜言蜜语。比喻说话动听。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取钱的时候,花甜蜜嘴,讲过按月按时,十来分重的利钱,不费一些努力,定了时刻,自己送上门来。” |
mí huā liàn liǔ迷花恋柳 | 迷:沉迷。挑逗异性或嫖娼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心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 |
bái huā xīn xuè白花心血 | 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与心血。 | |
ěr lóng yǎn huā耳聋眼花 |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
huā jiǎo māo花脚猫 | 比喻闲游浪荡、爱串门子的女人。 | |
kū mù shēng huā枯木生花 | 枯树开了花。比喻绝处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花于已枯之木。” |
yì huì qí huā异卉奇花 | 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或稀少的东西。 |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一折:“闲游洞府,赏异卉奇花;闷绕清溪,玩青松桧柏。” |
nián huā rě xù粘花惹絮 | 粘:粘贴;惹:招引,挑逗。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淫乱。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明珠记·潜地窥春>》:“人前巧做出猜嫌计,正好粘花惹絮。” |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huā tiān jiǔ dì花天酒地 |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
huā cù jǐn cuán花簇锦攒 |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 《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端的花簇锦攒,吹弹歌舞。” |
ěr rè yǎn huā耳热眼花 |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 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
huā xìn nián huá花信年华 |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 |
jié gǔ cuī huā羯鼓催花 |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 | 唐·南卓《羯鼓录》载:唐玄宗喜好羯鼓,曾经在内庭击鼓,并且自己做了一曲《春光好》。当时正赶上庭中杏花开放,唐玄宗笑着说:“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
gé wù kàn huā隔雾看花 | 隔:间隔。形容老眼昏花,后也比喻对事物看不真切。 | 王国维《人间词话》:“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
huā huā lǜ lǜ花花绿绿 |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后来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 金 元好问《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闲,颇思尊酒慰愁颜。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 |
biàn dì kāi huā遍地开花 | 遍:普及;到处。比喻普遍推广;全面地展开。 |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总之,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 |
niǎo yǔ huā xiāng鸟语花香 |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 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
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 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五十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
huā huā dā dā花花搭搭 | 形容疏密、高矮不均。 | |
mǔ dān huā hǎo,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帮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有了银钱,却又只怕没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 |
niān huā rě cǎo拈花惹草 | 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他父亲给他娶了个媳妇,今年才二十二岁,也有几分人材,又兼生性轻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 |
bā mén wǔ huā八门五花 | 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
luò huā wú yán落花无言 | 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 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
fēng huā xuě yuè风花雪月 | 泛指四时景色。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也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
rě cǎo niān huā惹草拈花 | 惹、拈:指挑逗、勾引;花、草:比喻女子。旧时指男子在外面挑逗、勾引女人;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是恁惹草拈花没掂三。” |
bàng huā suí liǔ傍花随柳 | 形容春游的快乐。 | 宋 程颢《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huā míng liǔ mèi花明柳媚 | 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 《儒林外史》第一回:“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年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 |
rú huā sì yù如花似玉 | 像花一样艳丽;像玉一样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丽。 |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儿四目相窥,各有春心之意。” |
tuán huā cù jǐn团花簇锦 |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同“花团锦簇”。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回:“当时围场三骑马,团花簇锦的斗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负。” |
liǔ àn huā zhē柳暗花遮 |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 元 吴昌龄《端正好 美妓》套曲:“漏永更长烛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 |
míng yuè lú huā明月芦花 | 明月:光明的月亮。月光中的芦花。形容虚无缥缈的境界或杳无踪迹。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随州大洪山报恩禅师》:“休论佛意祖意,谩谓言端语端。铁牛放去无踪迹,明月芦花君自看。” |
lián huā bù bù shēng莲花步步生 | 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人道公门不可入,我道公门多修行。若将曲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 |
huā zhē liǔ yǎn花遮柳掩 | 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窃符记·如姬窃符》:“花遮柳掩防人至,觅常山宝符。” |
mián huā wò liǔ眠花卧柳 | 比喻狎妓。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我见此人有些行为欠端,在外眠花卧柳,又里虚外实。” |
xuě yuè fēng huā雪月风花 | ①代指四时景色。②喻男女情事。 | 元·贯云石《粉蝶花》套曲:“古往今来题咏多,雪月风花事事可。” |
bǎi huā qí fàng百花齐放 |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liǔ tí huā yuàn柳啼花怨 | 形容景象凄凉,心境凄恻。 | 宋 卢祖皋《夜行船 暖入新梢风又起》词:却说当时,柳啼花怨,魂梦为君迢递。 |
yín huā yǒng liǔ吟花咏柳 | 犹言吟风弄月。 |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本军师于军次中、案箧内,每见诗卷,多是吟花咏柳。偶披览之,即于怀肠相悖。” |
yǎn huā liáo luàn眼花撩乱 |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
huā shuō liǔ shuō花说柳说 | 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你看不得这些年轻的小老爷们,花说柳说的,不中用。” |
huā chén yuè xī花晨月夕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清 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
niān huā zhāi yàn拈花摘艳 | 亦作“拈华摘艳”。指雕琢淫词艳句。 | 明·宋濂《<水云亭小稿>序》:“若夫拈花摘艳,劝淫蛊俗者之为,则当斥而弃之尔。” |
xià mǎ kàn huā下马看花 | 跨下马来细细地观赏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实际地调查研究。 | 唐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yì mù qí huā异木奇花 | 珍奇的花草树木。 | 《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
táo huā bó mìng桃花薄命 | 桃花:借指女人;薄命:命运悲惨。指女人命运多舛。 | 清·阮大铖《燕子笺·写象》:“诸般不象,只是桃花薄命流终平康也,也与他出塞的苦没甚差别。” |
luò huā liú shuǐ落花流水 | 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 | 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
yuè yè huā zhāo月夜花朝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xiù huā zhěn tóu绣花枕头 | 外面绣着花;里面装稻草的枕头。比喻外表好看;但无真才实学。 | 清 彭养欧《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
huā hóng liǔ lǜ花红柳绿 | 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柳条。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 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liǔ ruò huā jiāo柳弱花娇 | 形容女子苗条妍美。 | 宋 李冠《蝶恋花 佳人》词:“贴鬓香云双绾绿,柳弱花娇,一点春心足。” |
huā huā gōng zǐ花花公子 | 指服饰华丽、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 | 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qiè yù tōu huā窃玉偷花 | 窃玉:指唐朝杨贵妃偷窃宁王玉笛。比喻男女私通。 | 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不想落地狱,带锁披枷。” |
càn huā zhī lùn粲花之论 | 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
yuè xī huā zhāo月夕花朝 | 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mǎn liǎn shēng huā满脸生花 | 满脸高兴的样子。 | |
yě cǎo xián huā野草闲花 |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 宋 辛弃疾《定风波》词:“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
yù suì huā xiāo玉碎花消 | 玉:美女;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
huā róng yuè mào花容月貌 | 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rú huā rú jǐn如花如锦 | 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华彩绚丽,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恰好凑着吉日良时,两对小夫妻,如花如锦,拜堂合卺。” |
wǎn jié huáng huā晚节黄花 | 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 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
huā xià shài kūn花下晒裈 | 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 | 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下晒裈。” |
xiāng huā gòng yǎng香花供养 | 供养:奉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 | 《金刚经》:“以诸花香,以散其处。” |
yuè xià huā qián月下花前 | 本指游玩休息之处。后指男女幽会的地方。 | 唐 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
xìng huā chāng yè杏花菖叶 | 菖:菖蒲。杏花开,菖蒲长叶。比喻不违农时,及时耕作,就会获得丰收。 | 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将使杏花菖叶,耕获不愆。” |
tóu yūn yǎn huā头晕眼花 | 头发昏,眼发花。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七回:“方才外边的人,也都有些头晕眼花,闻了这香气,就清爽了许多。” |
huā lín fěn zhèn花林粉阵 | 粉:脂粉。花香林脂粉阵。比喻成群的美女。 |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排列着花林粉阵。” |
shuǐ yuè jìng huā水月镜花 | 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
yǎn huā què luàn眼花雀乱 |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急回头,炒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
bǐ tóu shēng huā笔头生花 |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