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péng mén bì hù蓬门荜户 | 用树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 |
kāi mén yán dào开门延盗 |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 |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
zān yīng mén dì簪缨门第 | 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借指官宦。指显贵人家。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安老爷家,通共算起来,内外上下,也有二三十口人,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 |
mén bù yè guān门不夜关 | 形容社会安宁,风气良好。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郑子产传》:“子产为相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三过家门而不入 |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 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三过其门而不入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
bàng rén mén hù傍人门户 | 傍:依傍;靠着。依靠在别人家门庭上。比喻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 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复纷然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
qīng mén zhòng guā青门种瓜 | 在京城东门外种瓜。指隐居不当官。 | 元·张可久《寨儿令·次韵》:“你见么?我愁他,青门几年不种瓜。” |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xiū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 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
yú yuè lóng mén鱼跃龙门 | 同“鱼化龙”。 |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
zì zuò mén hù自作门户 | 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同“自立门户”。 | 《旧唐书 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
mén wú zá bīn门无杂宾 | 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 三国 吴 韦昭《吴书》:“不妄交游,门无杂宾。” |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开门七件事 | 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 清·李渔《无声戏》第八回:“开门七件事,件件不须钱买,取之宫中而有余。” |
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 | |
dù mén què sǎo杜门却扫 | 杜:关上。关上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指闭门谢客,清静自适 | 《魏书 逸士传 李谧》:“杜门却扫,弃产营书。” |
qīng shuǐ yá mén清水衙门 | 喻没有油水的机构或地方。 | 《新华月报》1980年第5期:“在市总工会混了两年,觉得工会是清水衙门。” |
zì lì mén hù自立门户 | 自己独立成为一户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独立出来;另搞一套。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要称我的心,除非自立门户。” |
zhù fā kōng mén祝发空门 | 谓削发出家为僧尼。 | 清·景星杓《山斋客谭·孙旭》:“耿逆平,旭未授官,忽祝发空门,日修禅诵以老。” |
yī mén tóng qì一门同气 | 谓同门兄弟。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门同气,我怎么不与他出力辨明冤枉。” |
mén bù yè jiōng门不夜扃 | 见“门不夜关”。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论》:“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 |
gāo mén dà wū高门大屋 | 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
rè mén huò热门货 | 指好销的货。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二章:“过去很少出售的大麦、荞麦,现在忽然成了热门货,五千钱一石,仍然供不应求。” |
yuǎn mén jìn zhī远门近枝 | 比喻远亲近亲。 | |
dōng mén zhú tù东门逐兔 | 见“东门黄犬”。 |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gāo mén dà hù高门大户 | 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
kāi hòu mén开后门 | 比喻利用职权给予他人某些不应有的方便和利益。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1回:“这都是开后门的话。” |
sǎo dì chū mén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
xuē biàn zhī mén薛卞之门 | 薛: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卞: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
mén qiáng táo lǐ门墙桃李 |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
miè mén jué hù灭门绝户 | 全家死尽,无一幸免。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纵是你旧媳妇旧丈夫依旧欢聚,可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 |
kāi mén jiàn shān开门见山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
huò fú wú mén祸福无门 | 无门:没有定数;不是天意。灾祸与好运的来临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们自己招引来的。 |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绍宗:‘如何是西来意?’绍宗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
péng mén bì hù蓬门筚户 | 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 《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
gǎi huàn mén lǘ改换门闾 | ①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②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读诗书,一身望改换门闾。”元·高明《琵琶记》第四出:“[外怒介]畜生,我教你去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许多说话。” |
mén lǘ zhī wàng门闾之望 | 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bì mén què sǎo闭门却扫 |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汉 应劭《风俗通 十反》:“蜀郡太守颖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
héng mén guī dòu衡门圭窦 | 衡门:横木为门;圭窦:在墙上挖圭玉形的洞作窗。形容住所极其简陋。 | 清·汪琬《答安轩记》:“衡门圭窦之屋亦可以居。” |
mài qiào yǐ mén卖俏倚门 | 俏:容态轻盈美好。形容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 |
féi zhū gǒng mén肥猪拱门 | 谓自己送物上门﹐使人意外得财。 | |
mén hù kāi fàng门户开放 | 开着门或像是开着门做某事。也指在对外关系中减少限制,让外国人进入本国进行某些活动。 |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逮门户开放之既实行,举全大陆为彼族长袖善舞之地。” |
gè mén gè hù各门各户 | 各:各自。各自立有自己的门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各门各户的,你有本事排揎你们那边的人去!” |
chóng mén jī tuò重门击柝 | 柝:打更用的梆子。设置重重门户,并派更夫巡夜。指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 《周易 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
yī mén bàng hù依门傍户 | 谓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 | 明·李贽《富莫富于常知足》:“无骨力则待人而行,倚势乃立,东西恃赖耳,依门傍户,真同仆妾,非贱而何?”又《史纲评要·周纪·威烈王》:“以此猛烈,赴道不难,与世上好人依门傍户者何啻千里。” |
pò mén ér chū破门而出 | 打破门冲了出去。比喻坏人急迫地跳出来干坏事或比喻克服种种限制。 | 廖沫沙《“史”和“戏”》:“而你却开始‘破门而出’了,历史家,却来写戏。” |
bì mén bù nà闭门不纳 | 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
bì kǒu jǐn hù闭门墐户 |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 见“闭门塞窦”。 |
bì mén guī dòu筚门闺窦 |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杜预注:“筚门,柴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 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xié mén wāi dào邪门歪道 |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
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半夜敲门不吃惊 | 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dān mén dú hù单门独户 | 一个院里只住一户,也指一院一户的住宅。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他首先找来后勤处的同志,下令腾出这座单门独户的喇嘛住宅(喇嘛已还俗离去)。” |
pù sāi lóng mén暴腮龙门 |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 《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 |
yù dí yú guó mén zhī wài御敌于国门之外 | 御:抵挡;国门:京都城门,边界线。将敌人阻挡在境外。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今有御人国门之外者。” |
bā mén wǔ huā八门五花 | 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
shū xiāng mén dì书香门第 | 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
háo bù lì jǐ,zhuān mén lì rén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 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
chéng mén lì xuě程门立雪 |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 《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héng mén shēn xiàng衡门深巷 | 衡门;将木头横放作为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简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闲岁月衡门深巷,淡衣冠博带宽裘。” |
zǒu hòu mén走后门 | 比喻通过托情或利用职权等不正当的途径谋取通融或利益。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肥私。” |
yán mén chí bō沿门持钵 | 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 | 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钵,仰息他人。” |
fū yǎn mén miàn敷衍门面 | 敷衍:将就应付。只做表面的应付,而不认真解决实际问题。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 |
qióng xiàng jué mén穷巷掘门 | 掘:通“窟”,土屋。荒僻的里巷,简陋的土屋。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惓枢之土耳。” |
mén tíng rú shì门庭如市 | 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 |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八》:“广通宾客,门庭如市。” |
xí mén péng xiàng席门蓬巷 | 见“席门穷巷”。 | 唐·王勃《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席门蓬巷,伫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 |
yī dào kāi mén揖盗开门 | 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 清 王韬《记李贼事》:“望风迎附,揖盗开门……卒至恶积祸盈,如屠犬豕。”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 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
mǎn mén chāo zhǎn满门抄斩 | 投没财产,杀戮全家。 | 鲁迅《呐喊·阿Q正传》:“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
běi mén suǒ yuè北门锁钥 | 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 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第五卷:“寇莱公守北门,虏使经由,问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答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
dǐng mén zhuàng hù顶门壮户 | 谓支撑门户,光耀门第。 | 《红楼梦》第八八回:“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顶门壮户。” |
yú shēng lóng mén鱼升龙门 | 同“鱼化龙”。 |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
shàn mén nán kāi善门难开 |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
péng hù chái mén蓬户柴门 | 用柴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形容居处简陋,生活困苦。 |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 |
gào dài wú mén告贷无门 |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dà kāi fāng biàn zhī mén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明 冯惟敏《僧尼共犯》四:“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还俗,便成配偶。” |
běi mén zhī guǎn北门之管 | 管:钥匙。表示军事要地或守御重任。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杜预注:“管,钥也。” |
bì mén zì shǒu闭门自守 | ①闭门不出,洁身自保。②坚壁不出,严加防守。 | 《汉书 王莽传下》:“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
bì kǒu hé shé闭门合辙 | 犹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山谷云: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予草书三昧,所谓闭门合辙。” |
bì mén zào chē闭门造车 | 原意指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成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现用以比喻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办事;不符合客观实际。 | 宋 朱熹《<四书>或问》第五卷:“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
bì kǒu què guǐ闭门却轨 |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 见“闭门扫轨”。 |
chī zhāng mén hù鸱张门户 | 树立门户,标榜门庭。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余雅不喜诗坛吟社之说,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鸱张门户之恶习。” |
chéng mén yú yāng城门鱼殃 | 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
bì mén guī dòu荜门圭窦 | 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 宋 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
dù mén píng jì杜门屏迹 | 见“杜门晦迹”。 | 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
yè jū wáng mén曳裾王门 | 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 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
dù mén zì shǒu杜门自守 | 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 《汉书·孔光传》:“光退闾里,杜门自守。” |
chū mén hé zhé出门合辙 | 按同一规格,闭门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明何景明《述归赋》:“至其矩法则闭户造车,出门合辙,不烦登途比试矣。”因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 | 《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
běi mén zhī jì北门之寄 | 指负军事重任。 | 《旧唐书 李自良传》:“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
qián jìn wú lù,hòu tuì wú mén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 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动不能动,转不能转,成为死地。” |
guān mén dà jí关门大吉 | 指商店倒闭或企业破产停业。 | 茅盾《子夜》五:“现在他们维持不下,难免要弄到关门大吉,那也是中国工业的损失。” |
míng mén dà zú名门大族 | 名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况且我既为官,做我配的,须是名门大族。” |
bù huì zhī mén不讳之门 |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汉 刘向《说苑 君道》:“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 |
tiān zǐ mén shēng天子门生 | 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第一名儒生 | 宋·岳珂《桯史·天子门生》:“卿乃朕自擢,秦桧日荐士,曾无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
bīn kè yíng mén宾客迎门 | 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 《梁书 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
yǐ mén mài xiào倚门卖笑 | 旧时形容妓女的生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
tú mén dà jiáo屠门大嚼 |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 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