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fēi yāng zǒu huò飞殃走祸 | 同“飞来横祸”。 | |
mù duàn fēi hóng目断飞鸿 | 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
fēi liáng wǎn mò飞粮挽秣 | 同“飞刍挽粟”。 | 《隋书·食货志》:“既而一讨浑庭,三驾辽泽,天子亲伐,师兵大举,飞粮挽秣,水陆交至。” |
yàn yǐng fēn fēi雁影分飞 | 比喻两相分离。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甚而雁影纷飞,涕空沾于荆树,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 |
hún fēi dǎn sàng魂飞胆丧 | 同“魂飞魄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
fēi yíng chuí zhū飞蝇垂珠 | 垂:挂下。眼前像有群蝇飞动,串珠垂挂。比喻眼睛昏花。 | 《旧唐书·白居易传》:“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 |
shén dòng sè fēi神动色飞 | 神:精神;色:脸色。脸上的表情极其生动焕发。 | 明·王錂《春芜记·宸游》:“妯本巫山神女,适见楚国襄王,资妾往事,遂尔神动色飞。” |
wū fēi tù zǒu乌飞兔走 |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 元 不忽木《点绛唇 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
liú xīng fēi diàn流星飞电 | 比喻迅疾。 | 明·屠隆《彩毫记·湘娥访道》:“人世是流星飞电,荣华才转眼,似车轮下坂,弩箭离弦。” |
fēi yáng bá hù飞扬跋扈 |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 《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
yì qì fēi yáng意气飞扬 | 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0回:“小柳儿唱得声情激越,意气飞扬。” |
tū fēi měng jìn突飞猛进 | 疾速飞跃;迅疾前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虽有利于国家民族,虽有利于人民大众,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 |
fēi huáng téng dá飞黄腾达 |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比喻升迁很快。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
xíng jí rú fēi行疾如飞 | 疾:急速。行进的速度非常快。 | 唐·无名氏《邺侯外传》:“于是龙輴行疾如飞,都人睹之,莫不感涕。” |
fēi hóng yìn xuě飞鸿印雪 |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bǐ yì qí fēi比翼齐飞 |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晋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
yún fēi yān miè云飞烟灭 | 比喻消逝。 | 宋·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词:“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
xuè ròu héng fēi血肉横飞 | 形容因遭受战争或其他意外灾祸死伤时;血肉四溅的惨状。横飞:乱飞。 |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方才丧命。 ” |
bá hù fēi yáng跋扈飞扬 | 指骄横放肆。 | 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bù lǚ rú fēi步履如飞 | 形容行进很快。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飞,一直往西去了。” |
luán fèng fēn fēi鸾凤分飞 | 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 | 唐 房千里《寄妾赵氏》诗:“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
yào diàn fēi lóng药店飞龙 |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南朝宋乐府《读曲歌》:“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
fēi yīng zǒu mǎ飞鹰走马 | 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 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 |
fēi hóng tà xuě飞鸿踏雪 | 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往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亦作“雪泥鸿爪”、“飞鸿印雪”、“飞鸿雪爪”。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hún fēi dǎn pò魂飞胆破 | 同“魂飞魄散”。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4回:“田龙秋听说,惊得魂飞胆破,放马逃生。” |
fēi é pū huǒ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fēi móu diào bàng飞谋钓谤 | 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 |
fēi shuāng liù yuè飞霜六月 | 旧时比喻有冤狱。 | 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
yǔn báo fēi shuāng陨雹飞霜 | 指遭受冤枉和诬陷。 | 汉 王充《论衡 感虚》:“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 |
fēi luán xiáng fèng飞鸾翔凤 | 谓英俊才识之士。 | 明·许三阶《节侠记·侠晤》:“诸公飞鸾翔凤,望重时流。” |
luán fēi fèng zhù鸾飞凤翥 | 鸾凤飞举。喻仕途得意。 | 明·李东阳《祭李都宪母文》:“及夫棘寺之锡,乌台之命,鸾飞凤翥,蔚乎其相宣也。” |
yàn yàn dài fēi燕雁代飞 |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 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
luò zhǐ rú fēi落纸如飞 | 形容写字迅捷。 | 唐·刘肃《大唐新语》:“词理纵横,文笔灿烂,手不停缀,落纸如飞。” |
hóng fēi míng míng,yì rén hé mù鸿飞冥冥,弋人何慕 | 冥冥:高远;弋人:射猎的人。大雁飞向远空,猎人没法得到。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或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 |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论秦蜀》:“不然如两生、四皓、伏生之流,鸿飞冥冥,弋人何慕,肯摇唇鼓吻,自投于陷穽哉!” |
hún fēi pò sàng魂飞魄丧 | 同“魂飞魄散”。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惊的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 |
cè mǎ fēi yú策马飞舆 | 指驾马车疾行。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车驰人走,越王策马飞舆,遂复宫阙。” |
zǒu jiǎ fēi gōng走斝飞觥 | 斝、觥: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 | 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我这里便亲手高擎碧玉钟,走斝飞觥,咱两个兴正浓。” |
xīn kuàng shén fēi心旷神飞 | 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二人心旷神飞,不觉醺醉。” |
fēi tǔ zhú hài飞土逐害 | 抛掷土丸以逐禽兽。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
yàn cháo fēi mù燕巢飞幕 | 同“燕巢于幕”。 |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收〉》::“[北虏]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吕延济注:“鱼游沸鼎,燕巢飞幕,言危之甚。言魏朝夕将破,而将军居之,亦同鱼燕之危。” |
fēi é fù huǒ飞蛾赴火 |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yǎn xiào méi fēi眼笑眉飞 | 形容极度高兴。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乐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飞。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欢喜。” |
léi lì fēng fēi雷厉风飞 | ①同“雷厉风行”。②严厉威猛。 |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部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转乾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
héng zāi fēi huò横灾飞祸 | 见“横祸飞灾”。 | 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
yún fēi yǔ sàn云飞雨散 |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 隋·张公礼《龙藏寺碑》:“金编宝字,玉牒纶言,满封盈函,云飞雨散。”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之二:“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闼雕甍作荒谷。” |
xuān fēi rú dòng蜎飞蠕动 | 蜎:通“翾”,飞翔。昆虫等小动物飞行或蠕动。 | 《鬼谷子·揣》:“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 |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凰于飞 |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
jī fēi gǒu tiào鸡飞狗跳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dǎn liè hún fēi胆裂魂飞 | 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娘娘。” |
bèn niǎo xiān fēi笨鸟先飞 | 笨拙的鸟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害怕落到别人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也作“夯鸟先飞”。 |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
hóng fēi shuāng jiàng鸿飞霜降 | 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 |
fēi yǎn chuán qíng飞眼传情 | 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们也少不得对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说我们飞眼传情了,少不得更亲近点。” |
guǐ kū sù fēi鬼哭粟飞 | 传说苍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
yì xìng chuán fēi逸兴遄飞 |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fēi yàn yóu lóng飞燕游龙 | 像飞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龙。形容美女体态的轻柔飘逸。 | 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
liú yán fēi wén流言飞文 | 犹言流言蜚语。 |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 |
gāo fēi yuǎn xiáng高飞远翔 | 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 汉 刘向《说苑 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
hún fēi dǎn zhàn魂飞胆战 | 同“魂飞魄散”。 | 《敦煌变言集·难陀出家缘起》:“怕怖莫知为计,魂飞胆战心惟。” |
shén cǎi fēi yáng神采飞扬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fēng qǐ yún fēi风起云飞 | 秋风起,白云飞。指触景伤怀 |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箫鼓鸣兮发戟歌。” |
yù zǒu jīn fēi玉走金飞 | 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 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
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 《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
xióng fēi tū jìn雄飞突进 |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形容奋力迅速向前。 |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五讲》:“看见了欧美近一百年来的文化,雄飞突进,一日千里。” |
duàn gěng fēi péng断梗飞蓬 | 见“断梗飘蓬”。 | 宋·陆游《拆号前一日作》诗:“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 |
zǒu luán fēi fèng走鸾飞凤 | 莺:古作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疾走着的鸾,飞舞着的凤。形容建筑物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见楼台三四重,势磋峨走鸾飞凤,晃分明金碧玲珑。” |
téng shēng fēi shí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
hún fēi mù duàn魂飞目断 | 形容十分心向往之,不能自持。 |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远看时意散心惊,近睹者魂飞目断。” |
téng yàn fēi máng腾焰飞芒 | 谓光芒四射。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昧爽放舟,晓色蒸霞,层岚开藻,既而火轮涌起,腾焰飞芒。” |
dà xuě fēn fēi大雪纷飞 | 纷:多而杂乱。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 鲁迅《“大雪纷飞”》:“在江浙,倘要说出‘大雪纷飞’的意思来……大抵用‘凶’,‘猛’或‘厉害’,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 |
cǎo zhǎng yīng fēi草长莺飞 |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 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fēi yún chè diàn飞云掣电 |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 |
méi fēi sè yuè眉飞色悦 | 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臧克家《迎春辞》:“大伙儿聚在一块把希望叙说,激情满怀,眉飞色悦,打倒了‘四人帮’,心里多么快活!” |
lóng fēi fèng zhù龙飞凤翥 | 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其文龙飞凤翥,不足拟其势。” |
wú yì ér fēi无翼而飞 |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
shǎn zǎo fēi shēng掞藻飞声 | 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 | 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
yún yǒng fēng fēi云涌风飞 | 见“云涌飙发”。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其年《瑞龙吟·春夜见壁间三弦子是云郎旧物感而填词》后半云:‘记得蛇皮弦子,当时妆就……’游丝落絮之情,云涌风飞之笔,亦一时之雄也。” |
fēi shā yáng lì飞砂扬砾 | 见“飞沙走砾”。 | 《元史·顺帝纪十》:“京师大风自北起,飞砂扬砾,白日昏暗。” |
fēi péng suí fēng飞蓬随风 | 枯蓬随风飞。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 | 《后汉书·明帝纪》:“飞蓬随风,微子所叹。” |
yíng fēi yǐ jù蝇飞蚁聚 | 比喻人众多杂沓,聚集一处。 | 《隋书 高祖纪上》:“申部残贼,充斥一隅,蝇飞蚁聚,攻州略地。” |
shén fēi sè wǔ神飞色舞 |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 | 曾朴《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诵经文,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一会儿神飞色舞,一会儿肉跳心惊,对着经文一句也念不下去。” |
yóu sī fēi xù游丝飞絮 | 飘荡的蛛丝,飞扬的柳絮。比喻轻浮的女子。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惊鸿记·七夕私盟>》:“恩情占断人间丽,莫认做游丝飞絮,看万岁千秋鸾凤仪。” |
yā fēi què luàn鸦飞雀乱 | 同“鸦飞鹊乱”。形容纷乱。 |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约叙》:“最可笑那些提调、教习以及高等科学员,一个个跑得精光,只剩了些寻常科的学生,在那里鸦飞雀乱。” |
xiá jǔ fēi shēng霞举飞升 | | |
huī fēi yān miè灰飞烟灭 | 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fēi xióng rù mèng飞熊入梦 | 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
fēi zāi hèng huò飞灾横祸 | 意外的灾祸。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4卷:“每日如此,魂不离人左右,飞灾横祸,恶鬼凶神,不能为害。” |
fēng jī diàn fēi风激电飞 | 形容势猛。 | 《三国志 蜀志 郤正传》:“云合雾集,风激电飞,量时揆宜,用取世资。” |
hèng yāng fēi huò横殃飞祸 | 横: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 |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 |
bái yún gū fēi白云孤飞 |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旧唐书 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
fēi yīng zǒu gǒu飞鹰走狗 |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
zhāo fēi mù juǎn朝飞暮卷 | 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 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
bó láo fēi yàn伯劳飞燕 |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 《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chā chì nán fēi插翅难飞 | 即使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无法逃脱。也作“插翅难逃”。 | 明 周楫《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战功》:“王直细细叫人探视,见四面官兵围得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fēi shēng téng shí飞升腾实 | 飞:飞扬;腾:上升。指名声和实际都好。 | |
tiān wài fēi lái天外飞来 | 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凭空而来。 | |
fēi qín zǒu shòu飞禽走兽 | 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 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
fēi tǔ zhú ròu飞土逐肉 | 见“飞土逐害”。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夫飞土逐肉,儿戏之常。” |
fēi yīng zǒu quǎn飞鹰走犬 | 见“飞鹰走狗”。 |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
zǒu jiǎ fēi shāng走斝飞觞 | 斝、觥: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 | 元·张可久《寨儿令·秋日宫词》:“泛羽流商,走斝飞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