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榕树的日记

  • 网友投稿网友投稿
  • 日记
  • 2024-06-02 11:10:01

标题:大榕树的岁月见证

日期:2024年6月2日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物历经沧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而大榕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站在一棵古老的大榕树下,感受着它那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

大榕树像一位坚强的战士,时时刻刻守护着村庄,就像我的好朋友。它的树干灰褐色,树冠深绿色,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春天,榕树吐出嫩黄的叶子,渐渐地叶子由嫩黄变成淡绿、深绿。郁郁葱葱的榕树引来了许多鸟在上面做巢,叽叽喳喳的鸟儿呼朋引伴,在树上高声歌唱,那声音可真好听。

夏天,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连狗也停止了吠叫,伸着长长的舌头躲在台阶下的阴凉处不肯出来。这时,大榕树下成了我们最爱去的地方,大榕树为我们遮挡住了强烈的阳光,给我们带来了夏日里的一丝清凉,我们在树下快乐地玩耍。而那树上扯着噪子不知疲倦叫着的知了,总会引来无数调皮淘气的男孩子爬上树,他们总喜欢逮上几只知了带回家,关在笼子里听它知了知了地叫着。

秋天,榕树结果了,风一吹果实就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这时,我们轻轻地摇一摇树干,果实就噼哩啪啦地往下掉。这些果实小小的,颜色很漂亮:有绿的、红的、黄的。这些果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那果实打在身上很疼,所以大家总是边打边躲,唯恐成为果实攻击的目标。这时的大榕树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战场”。

小时候,我们每年最盼望的是春天。春节过后,万物复苏,草木萌发。紧接着,所有的枝条上都爆出了嫩红托叶、淡青色玉兰花苞似的光滑饱满的“榕果果”,一排排、一簇簇,惹人喜爱。我们以为那就是榕树的果实了,所以都称它为“榕果果”。每天放学回家,方圆几个村庄的孩子都聚集到榕树底下,想尽办法摘“榕果果”。榕芽微酸,鲜嫩可口,蘸点盐巴,一口咬下去,就是童年最难忘的美味了。

大榕树落地生根、坚韧不拔的精神鼓舞着人们勤劳致富。榕树下立着一方古石碑,碑上整整齐齐地记载着古代村人兴办学堂的经历、捐款者的名单、所捐金额细目。自古以来,村人秉承“勤耕苦读”的家训,忙时耕田,闲时读书,诗书传家,源远流长。文化给村庄带来巨变,给村民带来实惠。有的依托政策的春风,回到家乡自主创业,成了小老板。多年前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大鹏一家,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扶持下,全家人甩开膀子加油干,建起生态养猪场,加入桑蚕合作社,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越过越红火。

一年四季,数不胜数的鸟儿在树上筑巢、栖息、嬉戏,繁衍生息。晨光微曦,树上的鸟儿最先醒来,用美妙的歌声唤醒村庄,提醒人们下地劳作;暮色四合,鸟儿们振翅归巢,“叽叽喳喳”呼儿唤女、呼朋引伴的声音渐低渐无,大榕树归于宁静,偶有夜鸟发出“咕咕”声,伴随人们进入梦乡。

大榕树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变迁。据文字记载及祖辈们的口口相传,村庄始建于明朝初期。先辈们披荆斩棘,开辟田地,创建家园,辛勤耕耘,繁衍子孙。从最初的一户人家到后来的几十户;从最初的茅草房到砖瓦房,再到现在清一色的小洋楼;从最初的泥泞村道到如今宽敞平整的水泥大道;从最初的穷乡僻壤到如今的水、电、路畅通,网络全覆盖。榕树也在变,从最初的小树变成了今天绿伞高擎的大树,见证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壮大。

大榕树庄严肃穆,守护着村庄的岁月更迭。几百年来,榕树张开大伞,矗立村头,守护村庄的安宁。村民对榕树发自内心地喜爱和敬畏。每个重要节日,族人都要在榕树下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感恩土地的慷慨赠予和榕树的无私守护。在村民心中,大榕树是有灵性的。村里二叔公偏偏不信这个邪。二叔公为人洒脱豪放,行事大胆。75岁高龄的他嫌榕树的一条气根长得碍事,妨碍他存放干稻草,就挥刀砍断了那条根。没过多久,也许是巧合,二叔公就莫名其妙摔断了左腿,走路一瘸一拐,村民都说他受到了报应,从此再无人敢动榕树一根枝条。

站在大榕树下,我感慨万分。这棵榕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村庄的诞生、成长、变革和发展。它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一个时代的记录者。让我们珍惜这样的大树,保护好它们,让它们继续见证我们的生活,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