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qī lǎo bā dǎo七老八倒 | 形容年老体衰。 |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
nán nǚ lǎo shào男女老少 | 泛指所有的人。 |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黄水谣》:“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
lǎo gǔ bǎn老古板 | 指守旧的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前人制台是个老古板,见面之后,问了几句话。” |
rén lǎo zhū huáng人老珠黄 |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 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
fù lǎo xié yòu负老携幼 | 背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太伯传》:“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 |
yǐ lǎo mài lǎo以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
lǎo shí bā jiāo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
shī lǎo bīng pí师老兵疲 | 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 《魏书 许谦传》:“慕容无道,侵我疆场,师老兵疲,天亡期至。” |
bǎo dāo wèi lǎo宝刀未老 | 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 |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cháng shēng bù lǎo长生不老 |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
sān lǎo wǔ gēng三老五更 |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 《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
bái fà xié lǎo白发偕老 |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 冯德英《迎春花》第20章:“淑娴抱着与孙若西白发偕老的贞操节烈的决心,等待着孙若西的花轿。” |
bàn lǎo xú niáng半老徐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
bǎi lǎo zī gé摆老资格 | 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 |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
lǎo jiān jù huá老奸巨猾 |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
lǎo chéng liàn dá老成练达 |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欢读左秋明《春秋传》。” |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shí kū sōng lǎo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fēng yùn yóu cún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
qī lǎo bā shí七老八十 | 形容年纪很大。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
gào lǎo huán xiāng告老还乡 |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
hòu tái lǎo bǎn后台老板 |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3章:“有党的领导,和供销社拉上关系,又有国家银行做后台老板,咱怕什么?” |
lǎo hǔ jiè zhū,xiàng gōng jiè shū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 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 |
fú lǎo xié yòu扶老携幼 | 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
lǎo ér mí dǔ老而弥笃 | 弥:更加;笃:深厚。人越老对某事物的感情越深厚。 | 《梁书·王筠传》:“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
zhǐ lǎo hǔ纸老虎 |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
lǎo chéng liàn dá老成炼达 | 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 太平天国·洪秀全《设赍奏官诏》:“朕今添封殿前正副赍奏官二员,职同天将,专理进本事务,令表们选举老成炼达元臣保封。” |
lǎo huáng niú老黄牛 |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 吴强《红日》第一章:“这个‘老黄牛’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 |
lǎo lèi zòng héng老泪纵横 | 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 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
lǎo huáng lì老皇历 | 比喻过时的老规矩。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6章:“既然社会的变化已经成为铁的事实,那么聪敏人就不应该再抱着一本老皇历念到头。” |
zhǎng nián sān lǎo长年三老 | 古时指船工。 | 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
huá diān lǎo zǐ华颠老子 | 华:头发花白;颠:头颅。指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 曾朴《孽海花》第18回:“最难得的,仍是原班,不弱一个!不是绿鬓少年,都换了华颠老子了。” |
liàn dá lǎo chéng练达老成 | 老练稳重。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何况于你?” |
lǎo xióng dāng dào老熊当道 | 当道: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
lǎo diào chóng tán老调重弹 | 调:调子;曲调。陈旧的曲调重新弹奏。比喻已经说过的话再说过;也指说话或文章没有新意。 | 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弹罢了。” |
jìng lǎo xù pín敬老恤贫 |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chén yán lǎo tào陈言老套 |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
lǎo chéng zhī jiàn老成之见 | 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老练而周到的见解。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不想今日原从这着,可见老成之见,大略相同。” |
kōng xīn lǎo dà空心老大 | 指装腔作势、无真实本领的人。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苏联作家七人集序》:“读者自有确当的批判,不再受空心老大的欺骗了。” |
lǎo bā bèi zǐ老八辈子 | 极为古老、陈旧的。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他啊,那么个麻脸儿,我八辈子也看不上!” |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
fǎn lǎo huán tóng返老还童 | 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 《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
shǎo nián lǎo chéng少年老诚 | 见“少年老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现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见的那个少年老诚的玉郎了。” |
guī lǎo tián jiān归老田间 |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
wàng méi gé lǎo望梅阁老 | 喻徒有虚名之官。 | 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元·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爹爹,正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
huáng tiān wú lǎo yǎn皇天无老眼 | 皇天:上天。老天爷没有长着眼睛,不能公正对待世事。 | 唐·杜甫《送惠二归故居》:“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 |
tián fù yě lǎo田父野老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 《宋史·苏轼传》:“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
lǎo shí bā jiǎo老实巴脚 | 谨慎小心,平庸厚道的样子。 | 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十章:“暗喜他们这软硬妙剂,对付这个老实巴脚的乡下女人,算是对上症了。” |
yǐ lǎo mài lǎo倚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
shī lǎo bīng pò师老兵破 | 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 |
cāng làng lǎo rén沧浪老人 | 指隐者、渔父。 | 《楚辞 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鸹一般黑 |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
lǎo niú shì dú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lǎo tài lóng zhōng老态龙钟 |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 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
tàn lǎo jiē bēi叹老嗟卑 | 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 | 宋·陆游《岁莫》诗:“小筑幽栖与拙宜,读书写字伴儿嬉,已无叹老嗟卑意,却喜分冬守岁时。” |
jiāng dōng fù lǎo江东父老 |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lǎo lǎo shào shào老老少少 | 指老人与小孩。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不想那孽龙知道,杀了他的党族,一呼百集,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打做一团儿。” |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隔山买老牛 |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lǎo mǎ liàn zhàn老马恋栈 | 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 《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
yuè xià lǎo rén月下老人 | 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婚姻的神。后来指媒人的代称。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
lǎo niú lā pò chē老牛拉破车 | 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不讲究效率。 | 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
gǒu dǎi lǎo shǔ狗逮老鼠 | 见“狗拿耗子”。 | 柳青《狠透铁》五:“你狗逮老鼠多管那闲事做啥?” |
yǎng xiǎo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yǎng zǐ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
lǎo zhe liǎn pí老着脸皮 | 厚着脸皮,毫无羞涩之感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那白长吉昔日把遐叔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却又老着脸皮,备了厚礼也来称贺。” |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yǎng lǎo sòng zhōng养老送终 | 同“养生送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
zhōng lǎo yǐn jū终老隐居 | 终老:直到老死,一辈子。指隐居直到老死。 | 《宋史·刘爚传》:“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适,筑云庄山房,为终老恤居之计。” |
nán nǚ lǎo yòu男女老幼 | 泛指所有的人。 | 南朝 梁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 |
xié lǎo fú ruò携老扶弱 | 搀着老人,扶着体弱者。亦作“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 《晋书·刘琨传》:“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 |
lǎo mǎ sī fēng老马嘶风 | 嘶:马叫。马老了但雄风犹在,鸣叫的声音还很雄壮。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这位舅太太也算就得个‘老马嘶风,英心未退’了!” |
qī ér lǎo shǎo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
lǎo mài lóng zhōng老迈龙钟 |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
lǎo lái yú qīn老莱娱亲 | 表示孝顺父母。 | 西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
bǎi nián dào lǎo百年到老 |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只愿他过了门,两口子和和顺顺的百年到老,我就心安了。” |
hái nián què lǎo还年却老 |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年驻彩。” |
nián lǎo lì shuāi年老力衰 |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
nián lǎo lóng zhōng年老龙钟 | 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作筵》:“尔母年老龙钟,不能料理中馈。” |
nián lǎo sè shuāi年老色衰 | 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回:“那王妈妈自幼在勾栏中出身,后来年老色衰,沦落无靠,遂为人佣仆。” |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谐老 |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 《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 |
lǎo mǎ wéi jū老马为驹 | 驾驭老马像驾驭马驹一样。比喻把老人当作孩童轻慢对待。 | 《诗经·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 |
bái tóu xié lǎo白头偕老 | 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
lǎo shēng cháng tán老生常谈 | 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
guì zhuàng jiàn lǎo贵壮贱老 | 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匈奴列传》: “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
lǎo ruò cán bīng老弱残兵 | 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
lǎo yú shì gù老于世故 | 老于:老练;有经验;世故:处世的经验。老练而又富于处世经验。 | 唐 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
xué lǎo yú nián学老于年 | 指青年人的博学。 | 《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
bō lán lǎo chéng波澜老成 |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唐 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
qī ér lǎo xiǎo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见王》:“你一向远出,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 |
huó dào lǎo,xué dào lǎo活到老,学到老 | 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 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天若有情天亦老 | 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 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shēn shān lǎo lín深山老林 | 见“深山穷林”。 | 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
mǔ lǎo hǔ母老虎 | 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 | 老舍《柳屯的》:“我曾经作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母老虎,脸上擦着铅粉。” |
yuè xià lǎo ér月下老儿 | 见“月下老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
xié lǎo fú yòu携老扶幼 | 携:牵引,搀扶。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 | 《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
lǎo bàng shēng zhū老蚌生珠 |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
tiān huāng dì lǎo天荒地老 |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唐 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
māo kū lǎo shǔ猫哭老鼠 | 比喻假慈悲。 | 《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