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阳关曲·答李公择

阳关曲·答李公择

[宋代]:苏轼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阳关曲·答李公择”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光明媚的济南城,雪后的天色刚刚放晴。骑行到龙山镇中,顿觉马蹄轻盈。李太守千万不要忘记霅溪畔的歌女,她曾不时地唱出令人肠断的《阳关》歌声。

注释

阳关曲:词牌名。创自王维(依《词谱》说),由“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而得名(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后入乐府,用为送行之歌,反复诵唱,称为“阳关三迭”)。单调小令,平韵格。

李公择:即李常,时任齐州(今济南)知州。

龙山:济南郡城东七十里的龙山镇。

霅(zhá)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

阳关肠断声:引用李商隐《赠歌妓二首》之一:“断肠声里唱阳关”。

“阳关曲·答李公择”鉴赏

赏析

一、二句写雪后初霁,济南在望时的心情。将到济南时,见到大雪之后初次放晴,苏轼心中豁然开朗,不由赞叹济南的春光美好。苏轼刚到济南城东六十里处的龙山镇,便感到马蹄轻快了。这两句是即景而兼即事,并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以及旅况的叙述,传达出轻松、欢快的心情,而这同即将与友人李常相见是分不开的。“马足轻”,应是从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一句变化而来,既关合自己风雪载途的旅况,与前句“雪初晴”相照应,又是借物写人,体现出人的轻快的心情,所以显得自然入妙。

三、四句重提旧事,写当年湖州歌女送别的深情,并提醒李常不要忘怀。其所以如此着笔,一是因为李常来齐州前,曾任湖州知州,而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由杭州赴密州任时,又曾过访李常于湖州,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第二,此处写歌女(其社会身份是歌妓)送别,与唐、宋时代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写歌女临别时极度伤心(“肠断声”),带有夸张的成分,因而又成为苏轼、李常二人之间的戏谑之辞。第三,苏轼借写湖州歌女伤别,来表达自己的怀友之情。这是一种“请客对主”的写法,歌女尚且如此,何况苏轼别后怀思。而且提到湖州歌女,也会勾起李常对旧日会面与交往的联想,而使友谊的温馨油然而生。

全词,以夸张、引用的写作手法,记录了苏轼要与友人李常重逢时的喜悦之情,和对过去苏轼、李常二人离别时情景的追思。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苏轼罢密州任,赴河中(今山西永济),任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途中遇大雪,停留潍州(今山东潍坊市)。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元旦,苏轼再从潍州出发赴任,到达河中后,苏轼的朋友李常以诗相迎,苏轼以该词作答。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156篇)

猜你喜欢

阴雨

唐代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送客归京

唐代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阆水歌

唐代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上京即事五首·其一

元代萨都剌

大野连山沙作堆,白沙平处见楼台。

行人禁地避芳草,尽向曲阑斜路来。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其一

隋代杨素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送陈七赴西军

唐代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鹧鸪天·楼宇沉沉翠几重

金朝刘仲尹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登宝公塔

宋代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

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

近现代鲁迅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南乡子·路入南中

五代欧阳炯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